歷年國考行測言語理解命題趨勢分析
國考在即,如臨大敵。備考之路,艱難困苦,道阻且長。唯有抓其命脈,方才能事半功倍。不難發現隨著近些年公考考題難度的增加,命題人出題越來越不按“套路”出牌,考題內容既“怪”又“賊”,常常使考生在備考時如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。但是細節之中有魔鬼,就言語而言,在近五年的考題的命題有以下幾點發現:
一、部分選考題型成必考。言語理解與表達這個模塊細化題型共11種類型,其中每年的必考題型為5個,分別為主旨概括、意圖判斷、細節理解、語句排序和邏輯填空。但在近五年中我們發現有些選考題型有“抬頭之勢”,已然躍居成了的必考題型,不容忽視。雖然選考題型所占分值、題量不大,但是“食之無味”,棄之,實在可惜。
題型
2014年
2015年
2016年
2017年
2018年
標題填入
0
1
1
1
1
語句填空
2
1
2
2
2
下文推斷
1
1
1
1
1
二、選項設置細節化。在片段閱讀以及邏輯填空題中,選項信息差異小,表述內容較為接近難以辨別,所以導致很容易讓考生糾結。很多同學做言語題時雖然可以很輕易的排除兩個選項,而剩下兩個就在猶豫之中,最后還是會義無反顧的還是選擇了錯誤答案,成功繞開了正確選項。因為建議考生在做題訓練時定要耐心、細心,學會比較選項差異,識別陷阱。
三、理解語境是關鍵。對于邏輯填空題是很多考生最為頭疼的一個題型。其對于考生理解語境和辨析選項的能力都較高的要求。邏輯填空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,考生既要長時間的詞語積累同時也要增強閱讀理解的能力。在近五年的考題中,我們發現命題人對于邏輯填空的考查,更為傾向通過語境讓傳遞答案。因此,考生需注意在備考時切勿死記硬背詞語,理解語境是關鍵!
分析語境
辨析選項
解釋性 語句
關聯詞
提示詞
標點符號
感情 色彩
語義 輕重
詞語 搭配
語素 差異
2018
5
4
10
2
1
2
7
2
2017
9
6
3
0
1
2
4
0
2016
11
5
1
1
1
2
4
0
2015
5
3
5
2
1
2
7
3
2014
7
5
4
4
2
4
3
0
年份
把握命題趨勢,熟練解題技巧,掌握出題思維,才是公考三大法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