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啟示型綜合分析題作答技巧
綜合分析題是申論所有小題中難度最大的一種題型,也是考察考生邏輯分析能力的題型。綜合分析能力可以作為一道單獨的小題進行考察,也可以在其他題型中去考察,比如貫徹執行和作文題都會考察綜合分析的能力。其在筆試中有所考察,在面試環節同樣也有所體現,所以這一題型一定要掌握。
一、題型判斷
啟示型綜合分析通常是給我們其他國家、地區的優秀做法,讓我們去談談從中獲得的啟示。比如材料中告訴我們東京、韓國、新加坡等 治理交通擁堵的做法很有效,讓我們談從中獲得的啟示。該提醒考察頻率較低,不如解釋型綜合分析,但是也要注意,一旦考察,不要按照常規的是什么-為什么-怎么辦來答,思路完全不同。
二、 解題思路
啟示型綜合分析和解釋型、評價型綜合分析不同,擁有獨特的答題思路。類似于提出對策題型,但是又有區別。提出對策題型有種對策的來源是由經驗推到對策,和啟示型綜合分析很像。只不過啟示型綜合分析要結合我國國情才可以。比如新加坡高薪養廉制度雖然對于腐敗問題能有進行有效遏制,但是對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基本國情而言,是不適用的,所以這條不能成為啟示,但是可以作為對策來提,這就是二者最大的區別。
啟示型綜合分析的答題思路和歸納概括類似,都是總分結構??偸侵缚倲U句,可以采用虛寫或實寫的方法來寫總擴句。分是指分條羅列,需要將啟示逐一寫下了才可以。如:國外治理交通擁堵方面的啟示如下:將城市擴張方向沿著交通軌道拓展;控制小汽車的擁有門檻和出行成本;倡導綠色出行的生活理念等。
注意同一層面的對策要合并。常見的分類方法有同主體法、同層面法、同領域法、同意義法等,將找到的啟示按照這些類別進行加工即可。建議書寫的具體條目為4到6條,條數太多會喪失歸納概括能力,太少則會落點或者合并太狠,而常見的題目都是4到6條適當。
啟示性綜合分析的本質就是到材料中尋找問題和直接對策,再將問題推導成對策,結合我國實際情況,變成啟示即可。所以萬變不離其宗,歸根結底還是講材料讀懂讀透,按照基礎的閱讀方法,提煉要點才是王道。